赋能种业“芯片”做强甜蜜产业

2024-07-08 01:21:46

  炎炎夏日,海门区农科所海蜜系列甜瓜纷纷开园上市。日前在浙江湖州举行的“2024长三角优秀西甜瓜品种大会”上,由海门区农科所选育的“海蜜10号”甜瓜被评为“优秀甜瓜品种”,长三角仅有8个品种入选。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植入现代农业发展根基的“芯片”。从90年代末推出“海蜜1号”到如今的“海蜜10号”,二十多年来,海门农科所致力于引进收集整理甜瓜品种资源200多份,经筛选培育,现已拥有各具特色的稳定自交系300多份,这些就是甜瓜“芯片”,目前该系列甜瓜荣获“国字号”“省字头”荣誉超20项。现如今,海蜜甜瓜成了海门的名牌农产品,也成为乡村振兴农业增收的新亮点。

  走进海门区农科所,一排排的大棚宛如银色的波浪,在田野间轻轻铺展,既壮观又充满生机。进入棚内,只见藤蔓茂盛,在绿叶掩映下,一个个饱满的甜瓜缀满其间,阵阵瓜香扑鼻而来。

  “这是我们‘海蜜9号’甜瓜,它属于网纹薄皮甜瓜,口感脆甜,甜度可超16。种植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一蔓留一果,留果节位下面的叶片决定瓜的大小,上面的叶片决定瓜的品质,因此我们留果节位一般在12到15节,以确保瓜的口感达到最佳。”包卫红是海门区农科所的副所长,从事甜瓜研究已有28年,讲起甜瓜养殖技术,她如数家珍。

  包卫红大学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专业,1996年大学毕业后她进入海门农科所工作。“当时厚皮甜瓜在海门市场上还属于稀缺品种。如何将引进的日本甜瓜种、新疆甜瓜种和本土薄皮甜瓜种相结合,并适应本土生长环境,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正好当时省科技厅的甜瓜新品种选育项目落户海门,我被安排负责这一个项目,从此和甜瓜结下了不解之缘。”包卫红回忆道。

  育种材料的收集、筛选、保存、利用的过程漫长,工作看似简单,但需要耐心和细心,更需要恒心。那一段时间,为了做好甜瓜株的自交和分离,包卫红在40摄氏度高温的大棚里常常一待就是几小时,不厌其烦地察看田间表现、记录有关数据……每到甜瓜花分离期,她都会在大棚内通宵工作,亲手将每一株甜瓜花的雄蕊和雌蕊分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多努力,我们终于有了本土的厚皮甜瓜品种,并被命名为海蜜1、2、3号。”包卫红说。

  “海蜜1、2、3号”的成功,并没有让包卫红和她的团队停下脚步。他们深知,只有不停地改进革新,才能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甜瓜的需求。于是,他们继续深耕甜瓜育种领域,不断收集各类甜瓜种质资源,进行杂交选育和品种改良。

  “以‘海蜜2号’为例,虽然它的抗病性比较好,甜度也较高,但是它的耐储性不行,难以在种植户当中推广,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重新选育新品种。”包卫红坦言,虽然农业创新之路举步维艰,但育种工作没有止境,唯有持之以恒,方有所为。

  往后的几年,包卫红想方设法收集各类甜瓜种质资源,有些野生甜瓜在别人眼里是“草”,而她却把它们当成了“宝”。她从种质中找到结实花单性的基因,这种基因可以有效简化杂交制种工序。经过多年积累,她已引进收集整理甜瓜品种资源200多份,经筛选培育,现已拥有各具特色的稳定自交系300多份,这些就是甜瓜“芯片”。

  利用这些“芯片”,包卫红和她的团队又相继育成7个海蜜系列甜瓜,每一代品种的诞生,都是对前一代的超越和升级。

  以“海蜜9号”为例,这款甜瓜品种皮色深绿、网纹均匀、肉质清香脆爽、产量高、品质优、耐贮运,深受市场和消费的人的喜爱。在近年来的江苏“好西(甜)瓜”品鉴推介活动中,“海蜜9号”更是屡获殊荣,连续两年被评为甜瓜好品牌的“瓜王”。

  而最新的“海蜜10号”,则是海门农业科学技术人员集大成之作。这款甜瓜品种不仅肉质脆爽多汁、口感极佳,而且株型紧凑、膨果速度快、上糖早、商品率高。

  更重要的是,“海蜜10号”上市早,种植效益显著,亩产值可达1.5万元左右,成为海门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海蜜系列甜瓜品种陆续问世,让包卫红团队兴奋不已,然而如何把海蜜系列甜瓜育苗推广给百姓种植成了新的问题。

  “早些年我到常乐镇的培育村、常中村、中南村试点种植。可是无论我怎么推广,当地村民都不敢尝试。”经过几天深思熟虑,包卫红决定自己示范种植。

  为了支持包卫红工作,中南村特意腾出6个大棚给她培育甜瓜。“我和父亲一起种了‘海蜜4号’。经过精心照料和培管,头茬瓜长势不错,收入达两万多元。”看到包卫红试种成功,三个村的村民都种起了“海蜜4号”甜瓜,渐渐海蜜系列甜瓜的知名度也传开了。

  常中村村民茅新已有20多年海蜜系列甜瓜种植经验,他和记者说,他原本是厂里的车间主任,得知包卫红的示范种植收益不错后,决定辞掉工作,专心搞种植。如今,随着海蜜系列甜瓜品种的不断迭代更新,他所种植的十几亩甜瓜收益也在不断增加。

  近几年,新型合作农场逐渐兴起,补南村、瑞丰村、轧西村等村集体纷纷种起了海蜜系列甜瓜,带动村民增收,这也加大了包卫红的工作量。与此同时,包卫红仍会抽出时间,前往徐州、连云港、镇江等西甜瓜产业基地作海蜜系列甜瓜品种推广与栽培指导,使得海蜜系列甜瓜的市场效益辐射全省。

  在甜瓜育种的道路上,包卫红和她的团队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做农业需要一颗坚持的心和一颗安静的心。他们深知,甜瓜品种的改良和创新,离不开对甜瓜“芯片”——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挖掘。“农业发展还是要靠产业带动。目前我们手上有3个新的海蜜甜瓜品种正在育种当中,未来希望把海蜜系列甜瓜做大做强做优,形成产业,带动更多百姓致富。”包卫红说。

  万物种为先,种质资源是基础中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格外的重视种业发展,从政策扶持到科研投入,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然而,面对国际种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国内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我们仍需持续努力,加强种业自主创新,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

  守护种业“芯片”,重点是科学技术创新。我们要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种业企业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共同攻克种源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同时,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库,为种业创新提供丰富的遗传材料。

  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上,人才是核心驱动力。我们应该培养更多像包卫红一样既懂生物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又熟悉农业生产、市场需求等社会科学的复合型人才,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