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种地?种什么地?怎么种江苏海门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村里的农民大多已六七十岁,种不动地了,怎么办?”“年轻人不种地,地没人种,怎么办?”“种地要买种子、肥料,还要雇农机,一亩地一季只有两百多元收益,投资大效益低,怎么办?”眼下正是冬小麦返青的时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种地效益较低,年轻人无心种地、老年人无力种地,慢慢的变成了乡村振兴工作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农民老了,谁来种地?种什么地?怎么种地?连日来,记者走访江苏海门部分镇村,探索这个时代之问。
“我们村的总户籍人口约3100人,仍然种地的约700多人,其中以种田为生的约400人。”四甲镇新街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党总支书记赵斌斌和记者说,村里农民的年龄段集中在55岁至75岁。以前农民各自种植小麦、油菜、黄豆等农作物,每亩田每季的收益200元左右,按一年种植三至四茬农作物计算,每亩地的纯收入约600至800元,经济效益不高且需要较多的人力。“土地是黄金,咱们不可以守着黄金叫穷。”在赵斌斌的带领下,新街村成为海门区最早建设的高标准农田村之一,彻底改变了该村田块小、机械化程度低的面貌,仅种植稻麦的收入便有15万元,村集体经济得到明显壮大。
对于农村来说,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对农民而言,高标田能用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无人种地”的压力。
近年来,海门区围绕快建、建好高标准农田,探索创新了“先流转后建设,先整治后配套”、集中代建和标后管理等好经验好做法,并在全省、全市推广。自2011年至去年底,全区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93个,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56.2万亩。2023年起,海门区进入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阶段,共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3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0.6万亩。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发布的最新推进情况,该区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为100%,明显高于全市整体进度80%,位列南通六县(市、区)第一。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海门区农田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粮食生产能力慢慢地加强,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准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在建设高标田的同时,海门区将人居环境整治融入其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乡村生态功能不断凸显。2022至2023年,海门区共培育南通市级示范村、先进村25个,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常乐镇中南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企业)10个,先后被评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首批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
“发展新型合作农场对农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家住海门区悦来镇保民村的陆美玉和记者说,自从将土地流转给村新型合作农场,自己不但不用费力种地,还当上了仓库保管员。陆美玉今年68岁,前些年就把土地流转给了村里。“土地虽然也能流转给种植大户,可个别种植户因经营不善撂担子‘跑路’,大家的土地租金便没了着落。”把土地租给村集体便完全没了这些后顾之忧,每年春节前,若新型合作农场经营得好,村民们春节前还能拿到分红。
所谓新型合作农场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起,农民本着自愿原则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由村集体、农场经营者、广大农户共同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新型经营组织方式。今年,海门区“党建引领+合作社+农户”做大做强合作农场服务的经验入选江苏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五大典型模式。
保民村是海门第一批试水新型合作农场的村,并建成全区最大的新型合作农场,总规模2000亩。村党总支书记陆丽君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几年前,保民村还是南通市经济薄弱村,发展新型合作农场,既是探索集体经济增收的创新之举,也是解决农村无人种地问题的迫切之举。农民的土地流转给集体,统一打造成高标准农田;村集体注册专业合作社,将土地委托给专业农场经营种植;土地收益由农场和集体统一销售。在此过程中,农民能够获得土地租金、到农场打工增收,也不用再为销路发愁。“通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大家可以有底气地说,新型合作农场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法。”陆丽君说。如今,保民村的年均村营收入可突破300万元。
自2018年起,海门区开始发展以“党建引领+合作社+农户”为模式的新型合作农场。目前,该区已建成新型合作农场86家,覆盖全区10个区镇(街道),涉及农户1.8万户,服务面积达3.7万亩,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为更好地推进新型合作农场建设,海门区创建搭建南通市首家以政府为主导的“海采农资商城”服务平台,整合供应商与农机服务组织资源,提供种子、农药、肥料、农机作业“一站式”采购服务。目前,平台集中农资、农机作业供应商30余家,有400余项商品服务,共交易9000余笔,成交金额超过8000万元。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这句话道出我国农业的隐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明显。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海门区共有耕地66万余亩,农户25.7万户,一名从事多年农业工作的负责人和记者说,仍在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以70至80岁的老人为主,大多数60至70岁的农民也在力所能及地打工。“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不外乎规模化、市场化和职业化。”海门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年轻人不愿意种地除传统农业太辛苦不挣钱、不如去打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会种地。乡村要全面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
变化正在悄然发生。来到位于临江新区元菊村的红红家庭农场时,负责人黄华和妻子正将前一天碾好的袋装大米搬进后备箱。“这些是海门团购群的订单,下午我们要抽空送到自提点。”1979年出生的黄华原本是一名农机手,从没种过地的他感觉农业工作大有可为,便自己流转土地成立了家庭农场。为搞好种植,他白天在田里干活,晚上就翻开农业书籍开始自学,农业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也都一期不落。“农业局的培训班顺利帮助我这个种植‘小白’打通了技术壁垒,有专家指导加上自己摸索,终于掌握了一些技术。”黄华对记者说。
“职业农民代表着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几年,黄华为实现农作物种植的全程机械化,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粮食烘干中心,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大米生产设备。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等称号,本人荣获南通市2018年度“新型职业农民标兵”、南通市2020年度“新型职业农民优秀标兵”。
为培育更多像黄华这样的高素质农民,海门区分产业、分层次、分类别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今年以来,海门已举办优质稻麦、特色瓜果、设施蔬菜、四青作物、露地蔬菜、河蟹养殖、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各类高素质农民群体培训班近30期,培训各层次各专业高素质农民2800余人。共建成江苏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3个、南通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5个。
在新农人培育过程中,海门区结合实际需求设置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课题。邀请土专家、田秀才共同组建“接地气”的教师队伍,在生产季、收获季到田间地头开展现场课,帮助农民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吸引一批有资本、有乡愁、想返乡创业的‘资本型农民’;留住一批有学历、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知识型农民’;提升一批对农业有感情、有经验、有劳动力的‘老龄型农民’。”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通过政策引导,海门区将培育一批新型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创办者、新型农业从业群体等,加快培养一支与海门区农业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