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黑龙江丨五常大米:每一年播种希望每一次乘势而上
新华社客户端黑龙江频道5月27日电 5月水稻插秧旺季过后,秧苗的成长就交给了拉林河。山泉水蜿蜒而来,携带沿路的矿物质精华和微量元素,滋养万物生长,直到秋天,人们尽享五常大米的香。
在2023中国品牌价值信息发布暨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五常市委书记杜平将五常大米归纳为“五好”大米,即环境好、水质好、土壤好、气候好和品种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五常市被誉为“中国优质稻米之乡”,年产优质五常大米14亿斤。2022年五常大米品牌价值710.28亿元,2023年,该数字再度攀升,以713.10亿元的价值优势位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第4名,连续8年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
育好的水稻秧苗被移栽进大田,五常的5月,乡间路上、农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而实际上,五常市着眼于深入实施五常大米产业提升工程的忙碌3月就已开始。
3月31日,五常市召开五常大米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招商签约大会,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4个。五常市政府副市长白晶玉说,围绕打造“国际稻米产业发展合作中心”,五常市将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消费增信、品牌增值的“五增”为目标,坚持标准化、产业化、集团化、品牌化、国际化“五化”发展趋势,从品种、品质、品位、品相、品牌“五品”精准发力,探索五常大米全产业链发展合作的新路径。
五常大米产业提升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战略规划推进会于5月13日举行,研讨内容有五常大米宣传力度、五常大米集团未来发展、五常大米品种研发、提升五常大米品牌效益、完善五常大米溯源体系建设、加强五常大米仓储物流功能等。杜平说,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关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慢慢地增加行业监管的能力和水平,明确工作任务分工,强化工作落实。要做好时间表,路线图,用实际在做的工作,真正将五常大米这篇文章做大、做强,为实现振兴五常大米千亿产业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从种到收的145天,五常在抓紧每一天。“延伸五常大米产业链条,挖掘碎米、米糠、稻壳精深加工潜力,提高稻米副产品利用率。强化市场监管,严格地理标志使用,完善‘溯源中国·稻乡五常’数字平台功能,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提升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作为重点工作写进五常市政府工作报告。
五常市今年水稻种植培养面积251.1万亩,其中水稻品种“稻花香二号”超过200万亩。待到金秋时,田埂上,手持镰刀割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