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硅谷”轮廓初显 潍坊打造现代农业高端“芯片”

2024-07-19 04:40:34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1月13日讯(记者郭文培)对于农产品种子来说,一个新品的成功推出是个漫长的过程,从研发到培育再到上市,每个环节都需高标配,而这些高标配,在种子“硅谷”则可实现。11月12日,“新动能·新山东——第十六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走进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记者在这里看到,潍坊打造的种子“硅谷”轮廓已经初显雏形。

  图为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荷兰式高端玻璃智能温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郭文培摄

  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位于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规划占地约5200亩,总投资约46.6亿元,是山东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涵盖国际种业科学技术研发、新品种测试筛选、成果转化示范应用、标准化生产推广、高品质人才配套服务等功能。

  “我们通过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及企业入驻,将他们研发的新品种在这里标准化种植,筛选出适应不一样条件的新品种,并将数据反馈至各研发机构,然后再种植再反馈。”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运营方潍坊种子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增超介绍,目前,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意向入驻机构有荷兰丰收联盟集团、韦斯特兰种子公司、亚西亚种子公司、哥伦比亚赛飞提种子公司、意大利苏巴种子公司等30多家,他们可在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200亩的荷兰式高端温室里进行种子品种试种、新品种开发和筛选优质品种。

  “普通玻璃温室的高度在6米左右,种业研发集聚区的智能温室顶高8.5米,是目前山东省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智能温室。”刘增超解释,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的一大亮点是荷兰式高端玻璃智能温室,可使品种筛选更智能化、产品更优质化。“比如我们这里使用的培养种子的基底料,是将椰壳打碎放进去的,确保种子的生长环境没有重金属污染。其次,通过使用先进的设备能实时控制水肥,包括供多少水,施什么肥,给多少料。”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涌现,我国农作物种植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因气候、光照不适导致的低成活率是种植户面临的大问题,现今,这样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早期的种子研发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缓解。

  刘增超介绍,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自主研发的名为“丹霞”的红色樱桃番茄,单果重20克,早熟,口感好,含糖量达到了9,同时能抗黄化曲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枯萎病、黄萎病,适宜早春、秋延、越冬保护地种植,优于普通品种。据了解,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主要培育茄果类种子,包括西红柿、黄瓜、辣椒、甜瓜、西葫芦等。其中,仅西红柿就有33个品种。

  某种程度上,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谈及未来,刘增超表示,集聚区整体建设完成后,将以蔬菜现代育种、数字农业、绿色防控、环境精准控制、智能设施建造与智慧管理等研发技术与应用为重点,发挥潍坊农业产业优势,打造国际种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龙头和“中国蔬菜种业硅谷”。

  据报道,作为潍坊国家农综区的重点项目之一的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目前正稳步推进。其中,项目一期10个区主体及室外管网全部完成,园区绿化完成;三个棚区已正常种植,两个棚区采暖系统、种植系统施工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