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记者走底层丨小小西红柿 亿元大工业

2024-08-10 17:01:01

  近来,边墙村乡民正在分拣刚刚采摘的“草莓西红柿”。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

  7月23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向阳湾镇边墙村一处山坡上,一座座暖棚梯次而建。大棚里,乡民马利正在忙着采摘泛着红晕的“草莓西红柿”。

  “这个种类酸甜可口、VC含量高,一点儿不愁卖!”马利说,这茬儿西红柿年头栽培,可采摘到九月初。

  前些年,马利靠四处打零工养活一家五口,一年下来最多攒个两三万元钱。三年前,村里的丰民蔬菜栽培专业协作社发起咱们栽培西红柿,马利动了心,找到协作社担任人郭成功。郭成功主张他至少建两座暖棚,既能管过来,又能快致富。

  “一座暖棚,连建带种,至少得20万元。我本来只想建一座,还得借钱。”马利说。

  “咱们村山高路远,产值少了收购商都不愿意来。”郭成功说,为了把更多农户“扶上马”,协作社自筹200万元,补上农户建棚、购买农资等资金缺口。待西红柿上市后,农户可用销售款渐渐还。靠协作社帮助,马利建起了两座大棚。现在,该村暖棚西红柿栽培培育面积600多亩。

  除了资金支撑,协作社技术员还为农户供给全程免费技术指导。“咱们只担任种,管、采全由协作社担任。”马利笑着说,一年至少能挣十几万元,日子宽余多了。

  600多亩的暖棚西红柿只能算“开胃小菜”。穿行在向阳湾镇,路途两边的冷棚一眼望不到头。冷棚内,一棵棵刚刚定植的西红柿麦苗长势喜人。

  边墙村蔬菜栽培专业协作社里,37岁的村党总支书记、协作社理事长段连瑞正在为农户转移农资。忙完后,他拿出账本开端记账。账面显现,农户赊欠数额已达50多万元。“现在正是只投入、没收入的关口,不能让咱们由于手头紧,影响田间管理。”段连瑞说。

  围场海拔在1000米至1800米之间,气候冷凉、虫灾较少,不只合适栽培绿色无公害蔬菜,并且上市时间比大多数区域晚一季。

  “晚一季正好能赶上七、八、九三个月全国因高温气候构成的西红柿出产空档期。”段连瑞说,经过调研,2015年,他决议从北京返乡创业,开展西红柿工业。

  为消除农户顾忌,段连瑞发起该村14名党员试种。2018年,他建立协作社,采纳“土地一致流通,冷棚一致出资建造,出产的悉数进程一致管理运作,涣散运营、年末一致按劳分红”的形式,调动起大众的栽培积极性。

  “咱们让没有栽培才能的乡民经过土地流通获取租金;对有栽培才能的乡民,积极争取其参加协作社,由协作社给予资金支撑;对有劳动才能但无才能栽培的乡民,组织其在园区打工赚薪酬。”段连瑞说。

  现在,在边墙村的带动下,向阳湾镇西红柿栽培培育面积约8000亩,年产值5万吨,年产值1.5亿元,惠及大众1600户5000余人,完成户均年增收6万元。小小西红柿已成为映红大众好日子的“致富果”。(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