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水稻种植始于史前盛于两汉衰于宋代 两要素起决定作用

2023-12-30 10:11:18

  甘肃是小麦东传的必经之地,在河西走廊的史前古遗址中,曾发现过距今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这证明,甘肃是最早种植小麦的地方之一。然而,人们想不到的是,甘肃也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

  对西北人而言,如今大米并不陌生。快速的提升的交通技术,能把数千里外的物产,轻而易举地运送到我们身边,供我们欣赏享用。大米就是如此。在数十年前,大米还是比较少见的。许多地方的人们,将大米称之为白米。在河西走廊的农村,人们过年一顿,黄焖羊肉、白米饭,那基本就是地主的享受。

  大米对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人来说,那是非常难得食物。其实,北方是产大米的。只不过受制于水稻生长的条件,种植培养面积并不普及。有人甚至认为,黄河流域就根本不产水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黄河流域是产水稻的,只不过受制于,水稻独特的习性,水稻并不是大面积分布。水稻需要高温湿润的环境,还需要大量的水灌溉,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千克-800千克,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天数在110天以上,大于18℃的天数在50天以上的地区。显然,这些对于西北是个挑战。尤其是春季插秧的季节,保不定一场寒流就会冻死秧苗。

  在历史上,就有黄河流域种植水稻的记载。据 《史记》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大禹命令伯益分发水稻种子,后稷分发食物。而大禹以治理黄河流域的水患而闻名。显然,大禹时期黄河流域是能够种植水稻的。据研究,在距今3000至5000年间,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比今约高2℃,冬季温度则高3℃-5℃,相当于今天长江流域。这是黄河流域能种植水稻的根本原因。

  大量的史料研究和考古发掘证实,水稻虽然起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却逐渐向西向北传播。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也有了水稻的种植。这一段时间似乎和大禹治水时间有点吻合。宋代以后,黄河流域水稻种植才逐渐衰退。

  甘肃种植水稻的地方不少。河西走廊的张掖,白银地区的靖远,天水等地都种植水稻。

  甘肃庆阳市合水县也有一个水稻产地。合水县太白镇,这个距合水县城96公里的镇子,却是庆阳市唯一产水稻的地方。太白镇的水稻种植培养面积达3000亩以上,是当地支柱产业。而翻过子午岭后,陕北的一些地方也产大米。从河西走廊的张掖到陕北,我们得知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黄河流域都有水稻的种植,而中国最北的水稻种植地竟然在黑龙江一带。

  陇上水稻种植培养面积最大的地方,无疑是武都、文县等地的水稻,种植培养面积达2.5万亩,不过这里属于长江流域,不提也罢。黄河流域的水稻,陇上种植培养面积最大的地方应该就是靖远三滩一带了。三滩乡种植水稻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是当地主要粮食品种,1982年引进旱育稀植水稻栽培方法后,到九十年代水稻种植培养面积达到12000亩。

  行走在黄土高原上,人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陕北人喜欢穿一种坎肩,没有袖子,侧面仅仅用布条相连,显然这是天气极热时穿的衣服,而陕北夏天的气温似乎并没有热到非穿这种衣服的程度。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社火,人们多称之为秧歌,而组织筹划社火演出的人,往往被叫作伞头。有人考证,秧歌、伞头、坎肩,实际上和插秧有关。

  关于秧歌的起源,人们提出了多种说法,但从字面意思来讲无疑和插秧有关。如今,插秧多是南方的农业活动。那么,陕北的社火为何叫作秧歌呢?原《延安文学》总编曹谷溪先生则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秧歌源于水稻之乡”,是插秧时节所唱之歌。这一点为当地发现的汉代画像砖的图案所证实。这是陕北曾经种植水稻的见证。

  黄河流域水稻,不仅现在存在,而且发现了五千年种植水稻证据。天水秦城西山坪古遗址的惊人发现。

  这个遗址是1947年裴文中先生在甘肃渭河上游做史前人类遗址调查时发现的。1986年秋至1990年春,考古学家做了全面挖掘。在这处渭河支流边的遗址,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先民活动遗存,文化层厚达四米,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大地湾文化类型、马家窑文化类型、齐家文化类型,文化序列完整,是近年来西北地区发现的重要遗址之一。

  这里发现的水稻遗存的植物硅酸体记录和炭屑以及碳化种子加速器14C测年显示,甘肃天水在5000年前已开始种植水稻。植物硅酸体是沉淀在植物细胞(茎、叶、根和花序)中的微小硅质体,已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古生态与古气候重建、环境考古和农业考古等研究。

  无疑,西山坪的发现是我国西北部有精确定年的最古老的稻作遗存,也是水稻种植的最西北端。

  汉代河西酒泉就种植水稻,曹魏时徐邈在凉州“广开水田”,唐代时兰州一带也有水稻。明清到民国时期,榆中苑川河谷更是兰州水稻主产地,至今兰州城区的地名还有叫稻园子的。

  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尤其是气温和降水的下降,水稻种植逐渐南移。黄河流域水稻只在个别,气温降水,相对适宜的地方,保存了水稻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