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红色梦 实现番茄品种国产化 ——记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景富

2024-07-14 23:00:58

  李景富,男,1943年8月出生,黑龙江绥化人,汉族,党员,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番茄分会会长、黑龙江省园艺学会理事长。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曾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标兵、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模范教师、黑龙江省优秀党员标兵及十佳公仆等荣誉称号。

  李景富出生在农村,他深深地感受到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生活的艰辛。1962年,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家乡父老,生活过得依然艰苦,糠菜半年粮,春天吃咸菜条,六七月份啃土豆,这一切在他心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高考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农业院校。改善农民生活、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一想法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并成为他最大的理想,这个理想在他考上大学后,就一步一步地实现着。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番茄育种研究工作,并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40多年。

  番茄起源于国外。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没有自己的番茄品种,国内能够见到的番茄品种都是国外进口的,70年代惟一一个国产栽培的番茄品种6613品质又极差,被农民称为“溜溜酸”,偌大的中国市场都是“洋柿子”的天下。中国番茄育种窘迫的现状,强烈地挫伤了李景富的民族自尊心,他下决心一定要摆脱这种局面。不能没有自己民族的番茄,不能再让“洋柿子”在中国“横行”,要摆脱“洋”字的束缚,一定要为国家争气,一定要为民族争气。那时,李景富的最大梦想就是尽快培育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能够和国外番茄品种抗衡的优质番茄品种。他参加并主持了轻工业部罐藏加工番茄新品种选育研究(1973—1983),参加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番茄攻关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研究,以及“十五”、“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和支撑计划番茄新品种选育课题。

  40多年来,为了圆红色梦,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几乎没因私事请过假,惟一一次休息还是因为阑尾炎穿孔不得不住院手术。出院时,大夫要求他要好好休息,但他却闲不住,他就是有这种不要命的执著劲头。

  李景富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了解农民对番茄品种的需求。同时,通过种种途径获得种质资源。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李景富终于育成了早熟、优质、抗病、丰产的东农702和东农704两个番茄品种,并与农民一起开创了黑龙江省及东北地区大棚种植番茄的

  新篇章,打破了北方保护地栽培种类单一黄瓜垄断的局面。东农704番茄品种列入国家“九五”重点推广项目,在蔬菜中仅有2项。

  20世纪90年代,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番茄品种再次打入我国市场,种子价格犹如金价,每公斤种子8万〜10万元,是我国番茄种子价格的100倍,农民种一亩地番茄需要700〜1200元的种子费。为此,李景富率领番茄课题组深入研究,以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从国内外收集番茄种质资源材料1500份,进行耐贮运、货架期长的番茄新品种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育成了抗3〜4种病害、货架期长达20〜25天不裂果,适于温室长季节栽培的东农710、东农711、东农712等番茄品种,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是我国番茄育种的重大突破。

  如今,他已经成功育成番茄系列新品种23个,其种子由于质优价廉,逐步取代了昂贵的进口品种的种子,实现了番茄品种的国产化,大大地降低了番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他育成的罐头加工系列番茄东农706、金刚、713等新品种,解决了我国罐头加工厂原料不足的问题,并使这些加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远销至中东、东南亚、日本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李景富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用科研成果回报农民。这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的责任。”在科研和教学之余,李景富为了可以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进行科研成果推广和普及。只要农民需要,李景富就到他们那儿,为他们解决生产难题。40多年来,李景富吃住在农民家是经常事,他的足迹遍及黑龙江省30多个市、县,同时他还到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进行优良品种推广,并为当地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累计授课400余次。李景富通过办培训班和外出讲课,培训农民超过4万人次,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冬季,农户家屋子冷,他就坐在炕上给农民讲课,他的办公室电话、手机和家里的电话全部公开给农民,随时随地接受农民咨询。黑龙江省鸡西市有一对农民夫妇听了他的讲座后,跑到山东德州市农村承包大棚种豆角,这位农民经常打电话向李景富咨询问题。在李景富的通讯录中,这样的农民有很多。

  为了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他与全国知名的种子公司合作开发,通过其经营网络加快成果转化,形成育、繁、推、销一体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番茄品种选育与技术推广应用体系。东农系列番茄品种已推广到黑龙江省50多个市、县,以及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东、新疆等20多个省(自治区),还远销俄罗斯等国家,累计推广种植培养面积达900余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70多亿元。李景富被农民亲切地称为“中国番茄大王”。

  李景富的人生与番茄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番茄育种应用基础理论、育种技术、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育成的番茄品种达到以色列、美国、荷兰等国家同类品种水平。

  李景富阐明了番茄主要农艺性状和主要病害的抗病性、抗逆性(耐低温弱光、耐热、耐盐碱)、品质等性状的遗传规律;明确了我国北方地区番茄病毒、病毒源种群、主导株系及番茄主要真菌病害生理小种和根结线虫优势种,为我国番茄育种奠定了应用理论基础;在国内率先开展番茄杂种优势研究,破解了番茄人工杂交制种费时、费力、制种效率低这一世界难题,选出温敏型雄性不育系T431,创新利用两系法进行番茄杂交制种;在国内外首创了花药闭合型与位置不育的番茄雄性不育系(PSL型),为我国番茄雄性不育系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建立了番茄主要病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发明了长货架期新品种选育方法,解决了我国番茄抗病、抗逆、耐贮运育种关键技术,促进了我国番茄育种技术的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和筛选了大批番茄抗病、抗逆、耐贮运、高品质育种材料600多份,其中在适宜温度可贮存90〜150天,含有迟熟基因育种材料,填补国内番茄空白,丰富了我国番茄种质资源,为推动我们国家番茄育种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已年过花甲的李景富从不满足现状,仍然孜孜不倦地耕耘着。他说:“我一定要把中国的番茄种到国外,让东农系列番茄品种红遍全世界。”这,已成为李景富不懈的追求。

  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李景富始终秉承“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他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主讲蔬菜育种学、蔬菜栽培学、蔬菜种子学、高级蔬菜育种学等8门课程,每年授课不少于200学时。他教过的学生达3000余人。

  他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相关知识的培养,还很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 理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他经常告诫学生:做事先做人,做科研不能纸上谈兵,要深入实践,要吃苦耐劳等。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许多学生考取全国重点大学博士生,也有许多学生成长为科研单位的中坚力量和学术骨干。

  李景富在生活中关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去对待。他带的一个博士生,幼年父母双亡,一直跟养父母生活,养父母家生活条件也很差,这位博士生读本科时几乎要退学。李景富了解到这样的一种情况后,主动为他交纳学费,此外每月拿出自己工资的一部分供他学习、生活之用,直到博士毕业。目前这位博士生在浙江大学任副教授。

  还有一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但由于父亲早逝,母亲又有病,这位研究生就想放弃学业挣钱照顾母亲。想着学生因生活所累放弃学业,李景富毫不犹豫地从家里拿钱为这位研究生交了学费,帮助他完成学业。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李景富始终这样鼓励学生:“要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论身处怎样的困境,都要积极地学习、工作、生活,这样就一定会找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舞台。”